道路摄像机智能分析标准发布!华为携12+主流企业推动智慧高速技术升级!
-
原创
- 作者:帮尼菌
- | 来源:中安信联安防帮 |
- 2021-01-14 09:22:00
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录易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等业内主流的摄像机设备厂家、智能交通平台厂家、交通应用算法厂家、设计院及高校等,共同研究并制定了道路视频摄像机智能分析的功能和分级要求标准,为公路行业的前端智能化应用梳理了业务应用范围及统一的功能要求。
该标准首先明确了摄像机智能化的设备基础要求,包括通信协议、访问控制、安全防护、图像处理等方面的设备功能,这是数字化公路前端智能设施的必备能力。同时提出了包括交通目标、交通设施、交通流和交通事件等18项交通信息的智能检测识别要求,并根据数字化公路建设不同阶段的智能化要求,分为三个等级,作为数字化公路建设的前端选型的指导和参考。
我国道路摄像头到底有多少?
自从汽车刚刚出现在国内时,道路的交通秩序就开始慢慢形成了,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那时候的道路交通秩序几乎都是依靠人工来维持的,这样的交通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法规的逐渐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力军变成了无处不在的交通摄像头。
智慧高速建设迎来拐点
过去二十年,中国已成长为交通大国。截止2019年,中国光高速公路总里程就达到了14.96万公里,20年增长了20倍。同样,受惠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也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飞速增长,直接驱动着交通四要素:人、车、路和环境之间产生了新的诉求和新内涵。
这也让早已闻名遐迩的中国公路基础设施迎来一个全新拐点。事实上,高速公路信息化在过去二十年取得了长足进步,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等三大机电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中国公路基础设施要想实现新跨越,为其注入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就成为必然选择。
智慧高速/数字公路成为国家建设重点
因此,近年来像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融入到公路等交通领域的业务场景之中。但从长期来看,未来十年我国智慧高速建设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挑战。
比如,高速公路相关的数据感知有待进一步完善,智慧高速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数据,虽然当前公路信息化经建设多年,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数据,但依然还有很多数据是缺失的,比如大量的桥梁、隧道等数据,缺少足够的数据就无法对公路进行全面的感知。
另外,数字化新技术如何加速融入到智慧公司的场景之中。这既涉及到一些传统业务场景如何利用像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智能化程度,进一步降本增效;也有如何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去进一步挖掘对新场景、新服务的创新。
最后,智慧高速是一项涵盖“建、管、养、运、服”长周期业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基于数据的科学综合决策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如何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步改变过去传统依靠经验的决策方式,培养基于数据和数据价值的科学决策将会是大势所趋。
提速智慧高速,多技术综合协同
高速公路虽然只交通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但因为业务规模庞大、场景众多且复杂,大数据、物联网、AI等新技术又在加速融入,使得智慧高速的建设不是一个厂商、某几项技术就能够实现的,一定会是多产品、多技术、多方案的综合效果。
针对智慧高速领域,华为等企业推出了落地的解决方案。华为云为智慧高速大脑提供坚实底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围绕着 “建、管、养、运、服务”打破数据孤岛,使能高速行业应用;华为无线、数通和传输,将通过5G、光纤专线、互联网技术为智慧高速业务提供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的下一代数字网络管道;智能计算在在边缘侧提供强大AI算力,对路面信息的实时分析和处理,满足智慧高速业务对实时性的要求;软件定义全智能摄像机则可以为道路侧提供场景视频监控。